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在英华人口述:火车上戴口罩被三次嘲弄,很多人都想“逃走”

腾讯新闻深网 2020-3-16 16:23:48

    腾讯《深网》作者 孙宏超

    当地时间3月13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将欧洲称为“疫情中心”。数据显示,目前欧洲每天报告的病例数目比中国在疫情最严重时期的报告数量还要多,欧盟27国全部出现新冠病例。据最新报道,意大利15日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590例,新增死亡368例。目前,意大利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4747例,累计死亡1809例。

    随着形式逐渐严峻,在这些国家生活、工作、学习的华人也开始面临1个月前中国人面临的问题。一位受访者对《深网》表示,感觉一切都像个轮回,“似乎所有在中国曾经发生的事情都在欧洲重新发生。”

    一些华人试图回国躲避疫情。

    近日,有一张787公务机执飞的伦敦经停日内瓦飞上海的海报传遍朋友圈,海报上的信息显示每个座位售价18万元起。有消息称,该公务机收到了100多个预定需求,主要来自伦敦,但只能提供28个座位。18万或许只是特例,但一些欧洲重点疫区飞回国内的机票已经全面大涨,甚至一票难求。

    最新的消息是,在3月15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发布加强境外输入疫情防控的有关措施:从3月16日零时起,所有无症状入境进京人员,原则上均应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集中观察,费用自理。有特殊情况的,经评估,可进行居家观察。

    近日,身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留学生,他们向《深网》讲述了在海外抗击疫情的所见所闻。

    1、口述者:赵女士,现居意大利罗马

    对于在意大利的中国人来说,今年春节有着特别的意义。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春节前就已经有了一系列两国之间庆祝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活动。

    这种庆祝的气氛一直持续到1月21号左右,中国国内疫情开始逐渐扩散。意大利这边的华人圈本来是策划了很多关于庆祝春节的活动,都因为国内的疫情中止或者推迟了。基本上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搜寻医疗、医护的相关设备上。

    当时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华人有更多渠道来了解国内疫情的发展状况,这其实也帮助他们能够在意大利疫情爆发的时候可以更早应对。

    国内疫情爆发的过程中,意大利这边也进行了一些撤侨活动,一些在中国的意大利人特别是在武汉的意大利工作人员、留学生,政府也都组织了专机接回意大利。

    据我感受到的是,意大利实际对疫情还是非常关注的。1月30号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紧急事件之后,意大利政府就马上宣布了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这个状态会维持6个月,同时还会拨专项经费来应对这个卫生事件。在欧洲或者说在西方国家中,意大利其实是最早对这个疫情有所反应的国家之一。

    疫情在意大利爆发首先是1月底一个来自国内的旅行团,其中有一对来自武汉的夫妇出现了病毒,最后是在罗马的医院救治的,但是这次没有发现病毒扩散。后来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上出现了意大利本国的一号病人,在潜伏期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见了很多人。

    意大利这边其实对疫情扩散的相关信息还是比较透明的,但由于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之间的治疗理念、文化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当时没有明确要求出行佩戴口罩,也没有要求减少出行或者对大型聚会场所进行限制和封锁。

    当时媒体和病毒学家、传染病学家一直在重复的观点就是要勤洗手、要注意个人卫生,也没有一些非常坚决的措施。

    感觉身边普通意大利人的心态就是,对事件非常关注,但是个人生活也要正常继续进行。后来疫情的扩散速度确实比较快,意大利本国的医疗系统、医疗水平本来是全球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疫情扩散的非常快,承受了巨大的医疗资源上的压力。

    国家层面上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保护措施,先是关闭大中小学,然后关闭包括博物馆、音乐会、剧院在内的所有公共文化场所。最后就是北方14城的封城,到最后的封国。现在全境封锁以后,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人流流动都进行了相应限制。

    现在最大的变化是,意大利媒体以及各个权威的医学机构也都调整了说法,比如说普通人出门可以佩戴口罩。在欧洲以前的认知是,只有病人在出门的时候才需要戴口罩。

    罗马的所有公共场所,除了保证基本生活的超市和药店以外都是关闭的,走在罗马街头也几乎看不到人,只是有少量的车辆在路上。与此同时,也会有警察在路上检查,在出门的时候必须随身携带自我说明,这个说明内容就是你是因为什么样的目的要出门,无论步行还是乘车出门都需要。

    只能极少数人去超市和药店,采买基本生活用品,我们现在基本上就是处于自我隔离的状态,所有的出行、活动都减到了最低程度,通过电视、网络的形式来关注疫情发展。

    正如我刚才所说,在意大利当地的中国人经历了国内疫情发展的全过程,因为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国内疫情的发展,所以在意大利的疫情开始扩散以后,我们也比当地人更早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比如说购置口罩或者采买生活用品,现在家里还是有一些备用的物资。

    我的自我隔离也比意大利官方的隔离时间要早,大概在学校开始关闭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线上办公了。一方面是,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周边人的人身安全,另外一方面也能意识到医疗资源已经是非常紧张了,所以还是不希望造成更大的压力,所以就是自行隔离了。

    在我自行隔离之后,渐渐政府也开始有了相应规定,除了基本生活的相应企业以外都是进行线上办公。

    目前来看当地超市的货品还是非常丰富的,物价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上涨。但还是准备了一些相关的商品,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出门的次数,偶尔去购物的时候就会相对多买一些。还有意大利这边,网上也可以送货,虽然说网上派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家里现在有一些医用口罩,但是不多,N95口罩在不出门的情况下是够用的。另外,就是多洗手,注重个人的杀菌和卫生安全。意大利当地最常用的一种消毒液,现在基本上已经很难买到了,只能用一些其他的清洁剂或者一些杀菌剂来进行消毒。

    另一个客观事实是很难在药店里面买到口罩,意大利本身不是口罩生产国。后来随着疫情逐渐发展,北方的一些城市就是疫情重灾区也有了新的规定,就是允许或者说是建议普通行人出门的时候佩戴口罩,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不受感染。还有就是中国抗疫的一些经验,和对疫情本身情况的研究和了解越来越多,意大利人也开始习惯佩戴口罩。

    听说现在国内的一些企业开始向海外进行捐赠,从我这边的感知来看,可能最需要的就是重症的一些相关的医疗设备,还有就是和医护人员相关的医护设备,还有一些相应的药剂。

    今天还和在罗马的医生和警察朋友聊完,专业的医用口罩基本没有了,希望能够向相关的企业呼唤一下。

    关于是否回国这件事,我想所有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留学生还有在当地旅居的中国人肯定都是在思考了。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首先要看疫情的具体发情况;另外就是意大利当地的华人华侨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国内现在疫情虽然说是有很大的好转,但是抗疫的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在这个情况下,回国可能也会给国内的抗疫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

    我们还是希望中国以及华人所在的海外国家都能够尽快好起来,所以说如果能够在当地保证自己的安全,确保在自我隔离的情况下,就目前这个情况暂时不会考虑回国。

    但如果说事态变得非常严重,中国有撤侨的举措的话,我可能还会再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2、口述者:钱女士,现居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大区,塞维利亚省

    和意大利相比,西班牙疫情看起来更像是“忽然爆发”。西班牙已经成为了意大利之外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病例增长速度居各国之首。疫情最严重的是首都马德里,占据了全部确诊数量的一半和几乎三分之二的死亡病例。几家养老院发生了集聚性感染。马德里大区政府紧急评估了养老院的健康风险,并于3月8日关闭了其中的两家私人养老院。

    春节前国内疫情爆发,但是这时候西班牙还算比较正常,学校还在上课,大家也都在正常工作。我本来打算购买一些口罩寄回到国内,结果2月初就已经买不到任何口罩了。

    西班牙的第一例是德国人,官方说西班牙的零号病人是因为接触了中国夫妇,但我看到的消息是那个人在Facebook上说根本不认识中国人。

    欧洲疫情开始爆发的时候,也想储备一些口罩,但是根本买不到,去葡萄牙那边试了试也没买到。有华侨群在号召大家给医院、警局捐口罩、医疗用品,另外华侨群里也有一些人囤了一些口罩,现在就是原价卖或者送。

    不过很奇怪就是口罩买不到,但是根本看不到人戴口罩,半个月前在葡萄牙见过一个印尼人戴了一个N95,昨天看到两个戴的,其他根本没人看到。

    另外就是在近期,口罩和酒精已经是国家征用物资了,谁要是私自倒卖会被抓。

    媒体报道说是新冠因为动物导致,同时号召大家勤洗手,用手肘接喷嚏,从普通民众一直普及到幼儿园。

    这一段西班牙疫情发展速度真的太快了,首相宣布了16号上午8点开始全国封锁。其实从今天(14号)开始,很多企业都已经关门了,只有少部分还正常工作。

    感觉和国内相比,西班牙很难线上办公,不过其实也影响不大,西班牙平常政府、银行和学校也就工作半天,4个小时。而且本身西班牙节日太多,一到节假日就关门。

    这次欧洲或者说西班牙发展快,就是因为嘉年华,从一月底持续到三月初,所有人穿上奇装异服,打扮的花枝招展进行游行,有几天是全国性质游行,其他时间就是自发游行。

    上周末马德里还进行了一场十几万人的游行。头几天所有老师们还都去罢工游行,为了抗议私立学校占用太多资源,还是个全国性质的游行。

    现在的计划就是在家里待着,反正到处都封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桥都封锁了。每天上网就是关注华侨群和大使馆的相关消息,估计撤侨也是很困难的,西班牙华人得有十几万,实话实说,撤侨还是会跟着回来的,西班牙合法持枪,很害怕。不过现在机票炒翻天了,涨了得有四五倍。

    目前生活倒是还好,食物什么的也没有涨价,陆续囤了一些。今天很多西班牙人都在超市外面排长队买东西,因为首相下令周一封锁,周日西班牙所有的超市都关门,今天(周六)也只开门半天。超市里肉类蔬菜厕纸基本都空了,我这边囤的东西大概够两个星期左右用的。

    西班牙有电商,比如亚马逊和eBay,很多连锁超市也有网购,但是电商确实特别不靠谱,奇慢无比,也不会送货上门。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完全处在落后地区,比中国10年前还不如,手机支付都少的可怜。

    感觉西班牙未来经济将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店铺关门。而且如果很多人失业,去申请失业金,国家社保系统可能会崩溃。

    3、口述者:孙女士,现居苏格兰某镇

    据《卫报》报道,当地时间3月13日,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对政府采取的措施进行解释。“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英国民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从而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为了达到‘群体免疫’,大约需要60%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

    这种方式在英国甚至全球引发热议,很多在英华人均表示鲍里斯的行为属于“赌博”,但他们也觉得,“这种模式或许会吓唬住爱出门的英国人,让他们待在家中。”

    2015年我从中国浙江来英国读书,以前对英国的感受还算不错,觉得社会组成比较多元,来自各个国家背景的人都有,融合度也不错。

    去年年底已经买好了往返机票,因为学校的开学时间,在春节前三四天回到了英国。那时候国内的疫情情况已经开始有一些苗头了,在机场大家都戴着口罩,刚开始还有点庆幸是在春节前几天就回英国了。

    到了英国就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大家都觉得疫情很远的世界。当时英国人觉得新冠只是中国境内的一个传染病,完全不觉得和自己有关,大家甚至还会拿这个开点小玩笑。我们学校的匿名版上,有个亚洲其他国家的女生发帖说,自己受到了歧视。她被其他国家的同学当作中国人,有天晚上在外面被别人对着咳嗽了。还有我去看学校的脱口秀表演,好几个演员都在拿这个病毒当作梗在开玩笑。

    其实我自己也没有觉得生活受到了影响,只是会比较担心家里人和国内的情况。当时英国的华人也都在联合各种企业输送医疗物资回国,因为当时国内处于一个医疗资源非常短缺的阶段。

    感觉英国在那个时候也是外松内紧,2月初,就是我回国没多久的时候生过一次病,疑似胆囊炎,但因为最终没能去医院所以没有确诊。当时疼得厉害,打电话给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结果可能因为报告的疼痛位置离肺比较近,且我提到了从中国回来。当场他们就让我的室友们全部离开公寓,不可以直接接触我。过了两个小时就有公共卫生部的人给我打电话提问,看看我是否符合检测标准。

    也就是说,在2月初,英国其实已经启动了相应措施,但是当时主要还是防输入性病例。

    差不多2月底,病例开始大量出现在欧洲,英国也出现了。最近一两周,整个欧洲都开始有点紧张,因为意大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刚开始每天病例新增的数量比较少,英国政府的措施也比较积极,我还是挺相信政府和NHS能控制好这个事情的。不过当时我们已经有那种英国各地区的报平安的微信群,大家开始讨论怎么买口罩之类的防护用品了。

    现在一个问题是,学校即将开始春假(欧美大学在3月上学至4月初开始放的一个特殊假期,时间从两个星期到一个月不等),我们学校还没有正式宣布停课,但明确说春假后可能会全部转为线上授课。如果春假后有同学不想回英国,学校也可以配合调整,但是要求同学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

    我和新加坡的室友正在计划分别回家,但是英国本地的室友似乎并不是特别紧张。不过机票现在非常难买,各个国家转机的政策也是一天一变。我看官网机票也都要两万多一张,还是转机时间非常长,全程三四十个小时的那种行程,现在大家都开始自己拼票或者试图组团包机。不过我问了一下学校,无论是春假期间,还是未来在线授课,如果我选择留在英国,都可以继续住在宿舍。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会有一大批在英国甚至欧美的学生将存在回国需求。目前已经有十几所英国大学停课转为线上教学了,特别是伦敦等病例比较多的地区。

    最头疼的是,在我们这儿还是没有什么人戴口罩,大多数戴口罩的都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英国人普遍觉得戴口罩没有作用,只是能避免手接触脸。

    我英国室友在我的劝说下戴了口罩,因为她要坐火车去别的城市,结果她在火车上受到三波人的嘲弄,她感觉还挺气愤的,觉得这些人很无知。

    学校周边超市的洗手液倒是已经全部都脱销了。

    最近英国政府颁布了群体免疫这件事,其实我觉得从客观角度来说,或许是理性的办法,但落到自己的头上,谁都不愿意,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面对死亡的风险,我相信首相也不会愿意。

    英国人有些人觉得Boris很扯淡很无情,也有些人觉得自己身强力壮,感染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华人当然觉得这种说法不负责任,特别是有国内的措施做比较。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很多人都想从英国“逃走”,都说英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意大利,继续呆着我感觉自己感染是迟早的事情。

    关键是感染了不一定有机会接受治疗,政府主张你轻症自己在家隔离别去医院。现在NHS的医疗资源很短缺,如果英国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很快就会发生医疗资源挤兑,这也是为什么意大利即使封国了,死亡率也比中国高不少。

    而且华人圈也在讨论,如果同样都是感染的情况下,在国内有很大的机会接受治疗,但是欧洲这几个国家的医疗资源实在是太紧张了。

    现在英国的华人圈每天交流的主要内容就是:1. 今天又有几例了有什么新政了;2. 回不回国,怎么回国,包机还是买机票,怎么买,哪个国家能转机,回了怎么隔离,不回的怎么买口罩消毒液;3.什么时候停课/停工,对学业签证有什么影响;4. 英国人真头铁,为什么还不戴口罩…

    据说NHS现在计划把退休的医生以及医学院最后一年的医学生,都赶紧推上一线。

    从我观察以及现在政府的相关指令来看,英国现阶段停工的企业很少,短期内应该也不会出现大面积停工,保住经济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更多资讯
  • 7月SUV终端销量榜!问界M8亚军,宋PLUS降至第四
    【2025年7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7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格局出现不小的变动。数据显示,7月份(6月30日至7月27日)销量破万辆的SUV共有19款车型,其中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型仅有2款,新能源与燃油车的竞争依然激烈。…
  • 长城汽车7月方盒子车型销售4.48万辆 同比增长17.01%
    摘要:长城汽车7月销售新车104,372辆,同比增长14.34%;致力智能新能源,推进品牌向上,长城汽车7月新能源车型销售34,593辆,同比增长43.27%;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3,511辆,同比增长46.69%;蝉联方盒子销冠,长城汽车7月方盒子车型销售44,801辆,同比增长17…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万辆创新高,多车型齐发力
    8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数据显示,小鹏汽车7月共交付新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创单月交付量新高。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截至7月,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从数据来看,其2025年以来保持着增长…
  • 沃尔沃XC70车机内测:安全智能如苹果,简约设计超BBA
    作为“豪华超混第一车”的沃尔沃全新XC70,最近迎来车机内测,这套系统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智能交互到场景化适配,均展现出全方位的智能性与实用性,将其称之为“车机系统界的苹果”也不为过。接下来我们就通…
  • 2025款五菱扬光上市 售7.98万元起/提供封窗版和客运版
    2025款五菱扬光新能源商用车已正式上市,这款备受关注的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为7.98-8.98万元,涵盖封窗版和客运版,续航方面则有300km、310km和400km三个版本可供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与载货需求。 即日起,消费者通过五菱汽车官方渠…
  • 20-25万,iCAR V27将首发,硬派设计配增程动力
    近日,iCAR汽车官方发布了全新中大型SUV——iCAR V27的谍照,新车计划于8月1日在迪拜完成全球首秀,预计售价20-25万元,2025年内有望正式上市。作为品牌旗下的重磅车型,iCAR V27以硬派越野风格为设计核心,动力上或将搭载增程系统,引发不少…
  • 7月第四周新能源SUV销量榜揭晓,问界M8第二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SUV车型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SUV车型合计销量达到91807辆,与上一周新能源SUV销量五十强的82510辆相比,环比…
  •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延续了增长态势,呈现出稳步向上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新能源轿车合计销量达到102414辆,与上一周新能源轿车销量前五十的…
  • 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上市 32.99万配混动系统
    7月30日,广汽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正式上市,新车售价32.99万元,作为传祺向往M8系列的新增入门版车型,其在动力与配置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动力上,新车搭载2.0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油电混动系统,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300千瓦,综合最大扭矩为645牛?米…
  • 7月第4周新能源销量榜!理想负小米,鸿蒙智行第三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销量数据展现出了各品牌的强劲实力与激烈竞争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品牌合计终端销量达到23.1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