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武汉封城前超八成新冠未确诊?专家:数字的准确性存疑

健康时报客户端 2020-3-19 9:10:18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梁缘 孙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前,中国报告的确诊病例数只有总感染病例的14%,也就是说未记录感染者比例高达86%!

    以上结论来自当地时间3月1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的论文 “Substantial undocumented infection facilitates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研究者通过计算机模型发现,未记录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是造成新冠疫情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也是疫情初期难以防控的核心。

    研究团队认为,仅关注确诊病例的话,无法解释新冠病毒于今年1月份在国内的传播情况。哥伦比亚大学邮文学院的 Jeffrey Shaman 表示:中国的 COVID-19 疫情暴发,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未被发现的轻症或无症状的被感染个体所推动的。

    “从感染学的角度上来说,一般的传染病都是这样流行起来的,新的病毒出现,早期人们往往无法快速发现自己感染的是什么疾病,尤其是新冠肺炎的某些症状和其他疾病类似,可能会造成已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未被记录,而未被记录的患者逐渐和他人接触,造成更大的感染。”从事传染性疾病治疗的一位医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疾病防控的角度,这也是传染病防控难的原因。

    1月26日晚,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长周先旺表示,因春节和疫情的影响,武汉封城前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还有900万人留在武汉城里。

    从临床一线医生的角度来看,核算检测结果的滞后、试剂盒的短缺、质量不到位、新手医生操作的不规范,都是造成新冠肺炎患者成为“漏网之鱼”的重要原因。

    “不像CT检查后两个小时就能出来,核酸检测结果需要等两三天才能出来,而且很多核酸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即使有一个患者好不容易等到两三天查了核酸,最后显示阴性。医生就不会收你。如果想要住院,必须再查,核酸又要等两三天,一拖二拖,重症患者根本等不了。”武汉市第九医院王医生透露,核酸检测的滞后也变相让病房患者收入速度放缓了一些,并没有造成病例数激增,但这也为后续疫情的爆发式增长埋下了隐患。

    武汉市第五医院护士汤晨(化名)也有同感。自2月10日发热门诊开诊后,批量发热患者上门,但真正能收入院的并不多,甚至有些患者还没等到通过核酸确诊就已经死亡,所以最终也未被计入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2月3日才出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张笑春在朋友圈的发声。她推荐将CT影像作为诊断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据。“只要CT阳性就近集中隔离于酒店、宾馆或学校,由专业人员统一管理,发放药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工作。”

    事实上,对于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随着对疾病的认识确实是在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中。其中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中第四版和第五版发布时间相隔八天,诊断标准就有了变化,2月5日发布的第五版中就特别在临床诊断标准中,规定将CT影像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只限于湖北省内)。两周后,2月19日第六版诊断标准取消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区别。统一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

    但从研究来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从数字上推断,未必有根据,并不主张这样推断。曾光认为,未记录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导致疫情初期难以防控是或许有道理的,但据此算出未记录感染者比例高达86%并不准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卫生政策与管理学教授刘远立介绍说,通过建模的方式来推论,其实模型里面的影响参数很多,这就相当于在估计,只能说通过调整参数让估计值趋近真实值,但是说到底还是估计。

    刘远立介绍说,武汉封城之前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我们现在只能估计,不可能退回到封城之前去对每一个人做核酸检测,而且即使做了核酸检测也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对任何的模型进行评价,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这个模型的假设是什么?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如果假设成立,后面的结果才可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另外,我们也得看,这个模型推导出来的结果对全球的疫情控制有什么帮助吗?这才是我们看研究的价值所在。刘远立强调说。

    “这个病毒的传播性太强了,最初我们估计病毒传播是一个人可以传2~3人,意味着,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全球近80亿人,21天就会每个人都感染到。”刘远立强调,毫无疑问,中国的上半场成功的控制住了,为世界赢得了时间,这个是无需置疑的。

更多资讯
  • 7月SUV终端销量榜!问界M8亚军,宋PLUS降至第四
    【2025年7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7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格局出现不小的变动。数据显示,7月份(6月30日至7月27日)销量破万辆的SUV共有19款车型,其中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型仅有2款,新能源与燃油车的竞争依然激烈。…
  • 长城汽车7月方盒子车型销售4.48万辆 同比增长17.01%
    摘要:长城汽车7月销售新车104,372辆,同比增长14.34%;致力智能新能源,推进品牌向上,长城汽车7月新能源车型销售34,593辆,同比增长43.27%;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3,511辆,同比增长46.69%;蝉联方盒子销冠,长城汽车7月方盒子车型销售44,801辆,同比增长17…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万辆创新高,多车型齐发力
    8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数据显示,小鹏汽车7月共交付新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创单月交付量新高。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截至7月,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从数据来看,其2025年以来保持着增长…
  • 沃尔沃XC70车机内测:安全智能如苹果,简约设计超BBA
    作为“豪华超混第一车”的沃尔沃全新XC70,最近迎来车机内测,这套系统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智能交互到场景化适配,均展现出全方位的智能性与实用性,将其称之为“车机系统界的苹果”也不为过。接下来我们就通…
  • 2025款五菱扬光上市 售7.98万元起/提供封窗版和客运版
    2025款五菱扬光新能源商用车已正式上市,这款备受关注的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为7.98-8.98万元,涵盖封窗版和客运版,续航方面则有300km、310km和400km三个版本可供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与载货需求。 即日起,消费者通过五菱汽车官方渠…
  • 20-25万,iCAR V27将首发,硬派设计配增程动力
    近日,iCAR汽车官方发布了全新中大型SUV——iCAR V27的谍照,新车计划于8月1日在迪拜完成全球首秀,预计售价20-25万元,2025年内有望正式上市。作为品牌旗下的重磅车型,iCAR V27以硬派越野风格为设计核心,动力上或将搭载增程系统,引发不少…
  • 7月第四周新能源SUV销量榜揭晓,问界M8第二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SUV车型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SUV车型合计销量达到91807辆,与上一周新能源SUV销量五十强的82510辆相比,环比…
  •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延续了增长态势,呈现出稳步向上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新能源轿车合计销量达到102414辆,与上一周新能源轿车销量前五十的…
  • 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上市 32.99万配混动系统
    7月30日,广汽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正式上市,新车售价32.99万元,作为传祺向往M8系列的新增入门版车型,其在动力与配置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动力上,新车搭载2.0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油电混动系统,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300千瓦,综合最大扭矩为645牛?米…
  • 7月第4周新能源销量榜!理想负小米,鸿蒙智行第三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销量数据展现出了各品牌的强劲实力与激烈竞争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品牌合计终端销量达到23.1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