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楼市回暖“抢房”再现 房价不会大幅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3-25 10:17:27

    很多人都没想到,房地产市场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反弹,竟来得如此迅速。

    3月16日晚8点,万科通过线上卖房的方式推出深圳的“万科星城”项目,当晚推出的288套房源,在7分钟全部卖完,销售额2.99亿。

    3月20日,苏州的三个房地产项目同时开盘,共推出近900套房源。无论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选房的项目,几乎都是“秒光”。3月24日,龙湖集团CEO邵明晓在业绩会上专门提到了旗下一个项目的“战绩”:311套房源,10分钟内抢光。

    他还表示,作为房地产市场恢复较快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交易规模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房地产市场正在迅速恢复。其中,“抢房”行为再度出现,似乎意味着前期积压的市场需求正集中释放,并可能推动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

    如何解读这种信号?业内人士认为,苏州部分项目的超预期销售,除了需求积压的因素外,还有人才新政带来的刺激。深圳作为一线城市,需求也自然强劲。总体来看,市场回暖下的“抢房”现象,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性。但以刚需为主的需求结构,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也决定了市场很难出现非理性的波动。

    成交量已恢复7成左右

    苏州出现的“抢房”盛况,除了前期需求积压的因素外,三个项目推盘时间的选择也“很有讲究”。

    当日早些时候,苏州出台人才新政,本科学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可以直接落户,无需社保;大专(年龄不超过35周岁)连续6个月社保就可以落户。

    这也意味着,苏州楼市的购房门槛将进一步降低。

    尽管政策将从今年5月1日起开始执行,但其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不容忽视。苏州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每年三、四月份都是苏州楼市的“小阳春”,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需求已经出现积压。人才新政的出台,对这些需求形成刺激。她透露,人才新政出台后,公司旗下项目的电话访问量和现场到访量均有所增多。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春节后,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对房企给予支持。到3月,政策方向逐渐从应对疫情的合理化措施,延伸到扩大供应、刺激需求,人才新政便是其中之一。

    在苏州新政之前,广州、汕头、佛山先后在3月中旬出台人才新政,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同样在3月中旬,济南有条件地放松限购,泸州则通过发放购房补贴的方式刺激市场。

    3月24日,海宁日报的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海宁召开云上房博会的一个月期间,暂不执行“非海宁户籍人口在海宁限购一套住房”政策。

    近期,虽然有楼市政策因松绑幅度过大而被叫停的先例,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仍然认为,楼市政策在“一城一策”的框架内适度松绑,将是近期的趋势。这些政策的刺激,叠加春节假期和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集中释放,成为近期楼市快速回暖的主要动力。

    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自2月末开始,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就逐渐从底部反弹。到3月中旬,全国房地产市场新房成交已恢复至年初水平的7成。

    二手房方面,贝壳研究院指出,在链家覆盖的18个城市中,“近四周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平均以每周91.3%的环比增速回温”。上周(3月16日至22日)成交量已经相当于去年3月周均水平的75%。其中,广州、青岛、西安三城的交易量超过去年同期,上海、成都接近去年同期,京津冀区域的恢复相对较慢。

    邵明晓在业绩会上表示,预计到今年4月,房地产市场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参照当前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房地产业陆续复工的现状,这一观点颇能代表业界的主流看法。

    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在需求释放、市场回暖的情况下,类似“抢房”等报复性反弹的现象,会不会大范围出现?

    严跃进认为,“抢房”的发生有其特殊性,比如政策刺激、需求积压等,甚至不排除房企采取了“饥饿营销”的做法。但总体来看,随着供应的快速恢复,市场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报复性反弹。

    他表示,库存高企,加上短期的资金链压力,会迫使房地产企业加快推盘,从而快速增加市场供应。政策层面,各地也在为增加供应“开绿灯”。

    比如,东莞市于3月10日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相关文件,其中强调“简化房价备案流程”。长春也在3月

    23日发文,降低申请办理预售许可证门槛。

    从各主要机构的统计来看,3月以来,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供应规模都有明显增加。

    但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相比供应端的按部就班,需求端的变化更为敏感,并带有一定的“羊群效应”。因此,在市场回暖的过程中,需求往往会出现快速增长,短期的供不应求很难避免。他表示,近期北京部分新房项目的带看和销售情况要好于往年同期,由于销售情况不错,不少项目开始取消之前的优惠措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在多个城市,都存在取消优惠措施的现象。但除部分二手房外,涨价现象尚未大范围出现。

    严跃进表示,目前看,房价上涨的动力的确存在。其中,新房市场由于存在限价等措施,价格很难大幅上涨。相比之下,二手房价格更容易出现上涨。

    但他同时指出,即使未来市场真正出现“小阳春”,价格也不会大幅上涨。因为在近几年的连续调控下,刚需已成

    为当前需求结构的主体,这部分需求较为理性,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他们不会支撑房价大幅上涨。同时,在“

    房住不炒”的调控思路下,各项调控政策不会大范围松绑,房价没有大幅上涨的空间。

更多资讯
  • 换装怀挡机构,2026款比亚迪宋L/宋Pro DM-i实车亮相
    近日,2026款比亚迪宋L/宋pro DM-i实车亮相。作为改款车型,两款新车外观、内饰的设计变化不大,均针对细节做了设计调整;动力上,新车的部分配置、纯电续航里程均有所优化调整。据悉,新款比亚迪宋L/宋pro DM-i有望于10月16日上市。2026款宋pro DM-i宋p…
  • 悦达起亚9月销量超2万辆连增7个月,产销出口稳健
    日前,悦达起亚公布9月销量达22388辆,连续7个月单月销量超2万辆;1-9月累计销量为187424辆,同比增长6.4%;9月整车生产23600辆,1-9月累计生产186870辆,同比增长9.1%;与此同时,9月出口发动机9062台,1-9月累计出口92781台,产销持续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 中大型SUV新选!红旗HS6 PHEV内饰配置全曝光
    近日,红旗HS6 PHEV内饰正式亮相。新车定位中大型SUV,采用1.5T插电式混动系统,纯电续航可达205公里;外观采用了红旗品牌家族化的设计,而内饰则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配置上拥有中控双联屏、车载冰箱、零重力座椅等配置。 来看内饰,新车采用了内嵌…
  • 中科院发《先进材料》:柔性固态电池技术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固态锂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
  • 捷途汽车1-9月累计销售459578辆,同比增长22%
    2025年9月,捷途汽车以强劲势头再创销量新高,销售新车56586辆;1-9月累计销售459578辆,同比增长22%。随着山海L7 PLUS、捷途X70L等新车型上市即上量,截至9月底,捷途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987013辆,即将成为全球唯一7年累销200万辆的中国汽车品牌,成功走出…
  • 长城汽车9月海外销售5.03万辆 同比增长13.98%
    摘要:长城汽车9月销售新车133,639辆,同比增长23.29%,创历史最佳9月销量表现;致力智能新能源,提速品牌向上,长城汽车9月新能源车型销售45,961辆,同比增长52.55%,刷新历史纪录;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6,195辆,同比增长28.80%;提速全球化,领跑方盒子市…
  • 安心奔赴最长假期 哈弗H6经典版让出游更从容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正是举家出游、拥抱自然的最佳时节。面对多变的气候、陌生的环境以及需求各异的家人,行程规划者自然希望能与一台全能可靠的座驾为伴。作为经久不衰的国民神车,哈弗H6经典版凭借其深入人心的实用魅力,成为安心享受假期的最优解。超强综…
  • 吉利银河推出首个新能源品牌共创旅行IP,打造百万银河用户专属旅行百科
    9月29日,吉利银河推出首个新能源品牌共创旅行IP——“美好旅行攻略”,打造百万银河用户专属旅行百科。该共创IP旨在通过围绕吉利银河品牌、用户、媒体及生态伙伴共创,共同探索旅行新玩法,记录旅途美好瞬间,让每一次出发都成为抵达…
  • 以中国创造为名,纵横G700致敬“世界第一高桥”
    2025年9月28日,一座改写世界桥梁史的超级工程——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同日,“豪华电混越野品牌”纵横的首款车型G700,完成了与这座“世界第一高桥”的历史性同框,并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横跨于“地球裂缝&r…
  • smart精灵#5 EHD预售启动,10月将上市
    9月28日,我们从官方获悉,smart精灵#5 EHD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8.99万元起。smart精灵#5 EHD定位为中型SUV,作为品牌旗下的首款插电混动车型,动力搭载1.5T发动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纯电续航252km,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1615km。预计新车可能在10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