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战术调整!境外疫情输入警报持续拉响 北上广深成最前线

中国新闻网 2020-3-28 16:09:47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张尼) 截至3月27日24时,31省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超过600例,且已出现4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接近60万,海外疫情蔓延让中国外防输入的压力陡增。为应对境外输入风险,近期,中国的防控举措接连升级,北上广深等地成为外防输入的最前线。

3月25日,位于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的检查入境人员集散点内,入境人员在进行登记。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649例!境外疫情输入警报持续拉响

    27日当天,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截至3月2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经达到649例,这一数字在短短一周时间内翻了一倍。

    3月26日,境内还出现一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这已经是中国境内累计出现的第4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现有病例分别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

    根据官方此前通报,浙江新增病例系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确诊病例,该患者曾与境外输入的一例无症状感染者同乘一班飞机。

    观察已经公布的几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的行动路径经过,针对入境人员的筛查、隔离、转运等措施仍现防控疏漏。

    “随着境外病例输入,中国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已连续7日上升,3月26日相比19日增幅为78%。”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

    他强调,中国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要进一步完善应急和常态化防控结合的措施,做好境内疫情精准防控,严防扩散。

    早前,来自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近期全国陆、海、空口岸的入境人员日均12万人次,其中乘国际航班入境人员日均2万人次。

    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员入境规模,“外防输入”的压力可想而知。

虹桥机场工作人员与航空公司对接国内转机旅客信息。 殷立勤 摄

    策略调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防控重点

    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中国防止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

    3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疫情防控做出最新判断。

    会议要求,要因应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及时完善我国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来,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

    此外,会议提到,要密切跟踪和分析全球疫情走势,快速精准识别和管控风险源风险点,加强口岸卫生检疫,优化入境流程,落实入境人员集中隔离要求,安排好生活服务和健康监测。

    针对境外疫情输入压力猛增,近期,中国的防控措施不断“加码”。

    3月26日,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称,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快速蔓延,中方决定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时停止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

    同日,中国民航局也发出《通知》,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

    《通知》要求,以民航局3月12日官网发布的“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为基准,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中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

    经测算,此举落实后每天通过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数将由目前的2.5万人降到5000人左右。

    此前,中国已经采用第一入境点的方式,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有国际航班分流至12个机场。此外,自3月24日起,民航局已暂停所有境外飞中国的公务包机运行。

    对于疫情防控形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中国群防群控的基础上,新增病例可能局限在很小的人群中,“在我们这么强有力的措施下,我不相信疫情会再次出现大的暴发。”

入境人员在浦东机场T1航站楼内等待相关信息核查。殷立勤 摄

    外防输入的最前线 北上广深防控不断升级

    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一些拥有入境口岸的城市成为外防输入的最前线。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成为中国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最集中的城市,并且均已出现了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封堵漏洞、严防严控已经刻不容缓。

    在近期连续发布多个“入境令”后,北京的防控措施再度升级。

    25日起,所有从北京口岸入境人员不分目的地,全部就地集中隔离观察,全部做核酸检测;14日内从其他口岸入境进京人员,全部集中隔离观察,全部做核酸检测。

    另外,由于此前出现了1例关联病例,北京已经明确提出,要对首例关联病例深入流调溯源,对现有居家观察的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执行隔离有关规定,做到足不出户。

    为了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北京还要求发热门诊要发挥探头作用,发热患者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在上海,从28日零时起,开始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广州则从27日6时起,对入境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含中转旅客),目的地为广州市及广东省外的,全部就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深圳也在同一时间启动该举措。

    重要入境口岸城市密集采取一系列举措,目的只有一个——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

    对于中国来说,“外防输入”又是一场硬仗。(完)

更多资讯
  • 7月SUV终端销量榜!问界M8亚军,宋PLUS降至第四
    【2025年7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7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格局出现不小的变动。数据显示,7月份(6月30日至7月27日)销量破万辆的SUV共有19款车型,其中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型仅有2款,新能源与燃油车的竞争依然激烈。…
  • 长城汽车7月方盒子车型销售4.48万辆 同比增长17.01%
    摘要:长城汽车7月销售新车104,372辆,同比增长14.34%;致力智能新能源,推进品牌向上,长城汽车7月新能源车型销售34,593辆,同比增长43.27%;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3,511辆,同比增长46.69%;蝉联方盒子销冠,长城汽车7月方盒子车型销售44,801辆,同比增长17…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万辆创新高,多车型齐发力
    8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数据显示,小鹏汽车7月共交付新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创单月交付量新高。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截至7月,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从数据来看,其2025年以来保持着增长…
  • 沃尔沃XC70车机内测:安全智能如苹果,简约设计超BBA
    作为“豪华超混第一车”的沃尔沃全新XC70,最近迎来车机内测,这套系统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智能交互到场景化适配,均展现出全方位的智能性与实用性,将其称之为“车机系统界的苹果”也不为过。接下来我们就通…
  • 2025款五菱扬光上市 售7.98万元起/提供封窗版和客运版
    2025款五菱扬光新能源商用车已正式上市,这款备受关注的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为7.98-8.98万元,涵盖封窗版和客运版,续航方面则有300km、310km和400km三个版本可供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与载货需求。 即日起,消费者通过五菱汽车官方渠…
  • 20-25万,iCAR V27将首发,硬派设计配增程动力
    近日,iCAR汽车官方发布了全新中大型SUV——iCAR V27的谍照,新车计划于8月1日在迪拜完成全球首秀,预计售价20-25万元,2025年内有望正式上市。作为品牌旗下的重磅车型,iCAR V27以硬派越野风格为设计核心,动力上或将搭载增程系统,引发不少…
  • 7月第四周新能源SUV销量榜揭晓,问界M8第二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SUV车型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SUV车型合计销量达到91807辆,与上一周新能源SUV销量五十强的82510辆相比,环比…
  •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延续了增长态势,呈现出稳步向上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新能源轿车合计销量达到102414辆,与上一周新能源轿车销量前五十的…
  • 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上市 32.99万配混动系统
    7月30日,广汽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正式上市,新车售价32.99万元,作为传祺向往M8系列的新增入门版车型,其在动力与配置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动力上,新车搭载2.0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油电混动系统,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300千瓦,综合最大扭矩为645牛?米…
  • 7月第4周新能源销量榜!理想负小米,鸿蒙智行第三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销量数据展现出了各品牌的强劲实力与激烈竞争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品牌合计终端销量达到23.1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