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人去哪儿了?北京年均净流出超10万,深圳广州净流入超20万

中国经济网 2020-8-17 16:28:1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6日讯(记者 马常艳)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力的源泉。当前,中国人口大迁移有哪些新趋势?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近4年,有些地方由人口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出,有些地方人口净流出规模持续扩大,也有些地方发展较为快速、“抢人”力度较大。

    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跨省人口迁移经历从“孔雀东南飞”到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部并存三个阶段。从常住人口变化看,2001-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9年,粤、浙常住人口年均增加分别为171万、69万、131万和83万、15万、65万,而江苏三个时期分别为51万、16万、18万;皖、桂、川、豫、湘、渝、黔、鄂等中西部省份由2001-2010年的年均负增长转为2011年后的正增长;东北三省由2001-2010年的年均正增长转为2011-2015年的负增长,近4年减幅扩大。

    从剔除自然增长因素之后的人口迁移看,近4年广东、浙江年均人口净流入分别由2011-2015年的14万、-7万大幅回升至2016-2019年的76万、46万,呈现明显的人口再集聚趋势;上海、北京因近年严控人口规模,均由人口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出;山东近年经济转型落后,年均人口净流出规模较2011-2015年继续扩大;中部省份除安徽由年均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外,其余各省均为持续净流出状态;重庆、四川、陕西近年人口持续回流,其中重庆、四川近4年年均人口净流入规模在10万以上;东北三省经济持续低迷,人口净流出规模持续扩大,辽宁由2001-2010年年均人口净流入14万下滑至2011-2015年的2.3万,近4年年均净流出5万。

    从城市看,人口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近4年深圳、广州、杭州、长沙4市年均净流入超20万,北京年均净流出超10万。2001-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中,人口净流入的分别有155(1市数据缺失)、134(10市数据缺失)、120个(14市数据缺失),人口净流入城市数量占比分别为46.1%、41.0%、37.2%;三个时期人口净流出城市数量分别为181、193、203个,占比分别为53.9%、59.0%、62.8%。

    深、广、杭三城以活跃的新经济产业和较为宽松的人才政策吸引人口大规模流入,三城近4年常住人口年均净流入分别达32万、28万、27万,较2011-2015年均有大幅增长。长沙、宁波、西安、重庆、成都、郑州近4年常住人口年均净流入规模均在10万以上;这几个城市均为所在都市圈核心城市,近年城市发展较为快速、“抢人”力度较大。

    从全域层面看,近4年一、二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为1.33%、1.06%,人口持续流入但增速放缓;三、四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为0.43%、0.36%,人口持续流出。总体来看,2000-2019年一线、二线城市人口占比分别由3.7%、19.3%增至5.3%、22.3%,三、四线城市则由30.9%、43.5%降至30.6%、41.3%。

    从都市圈城市群看,近4年人口年均净流入超10万的都市圈有10个,其中广佛肇、杭州、深莞惠、上海4个都市圈年均净流入规模超20万,长株潭、宁波、重庆、西安、成都、郑州6个都市圈年均净流入规模在10-20万之间。从都市圈内部看,近4年核心城市、周边城市人口均为净流出的有哈尔滨、长吉、乌鲁木齐都市圈,核心城市人口净流入但都市圈整体净流出的有济南、南昌、石家庄、青岛等7个都市圈,反映这些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人口吸引力不足,周边城市人口主要向都市圈外流出。此外,近年京沪大力控人,核心城市人口净流出、周边城市净流入;其中上海都市圈近4年核心城市年均人口净流出0.6万,但周边城市年均净流入规模达25万。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指出,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人口流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更大。“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人口迁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口流入增加年轻劳动力供给,缓解老龄化压力;人口流入增加人才供给,促进创新发展;集聚效应增强城市竞争力,人口流入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人口流出地区老龄化加重,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明显,加重养老负担,严重拖累财政、制约经济活力。此外,人口向大都市圈大城市群集中,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高能级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

    报告还预计,到2030年1.7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从城市和都市圈来看,2030年中国有望形成10个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成都、南京、东莞等)1000万级城市和12个以上(上海、北京、广佛肇、深莞惠、郑州、成都、杭州、苏锡常、青岛、重庆、武汉、南京等)2000万级大都市圈。

更多资讯
  • 精准卡位“旅行+”赛道,捷途汽车率先跻身主流汽车品牌阵营
    近日,捷途以“冲刺”之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1-9月全球销售达459,578辆,年度同比增长22.0%;更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今天,10月30日,又迎来了一个里程碑:7年累销200万辆!这一成就,不仅使捷途成为全球唯一7年时间达成200万销量的中…
  • 上市首月销量超2.4万,缤果S做对了什么?
    五菱一直擅长打造爆款,进入新能源时代之后,这种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并能针对性造出广受欢迎的车型的能力仍然还在。这不,缤果S于上月底上市,仅仅23天,它的累计销量就突破2万台,上市一个月,销量更是突破了2.4万台,可谓是上市即火爆。推其火爆原因,…
  • 1-9月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榜 小米SU7破20万辆
    【2025年1-9月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乘用车市场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国内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达到322.5万辆,约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的36.5%份额,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的大背景下,纯电轿车市…
  • 从“随叫随到”到“全程无忧”,易鑫八年铸就汽车金融信任
    在天津津南区,易鑫金融顾问田旭用八年时间,充分诠释了汽车金融服务的“温度”与“专业度”。他负责的区域,经销商合作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当地经销商提及汽车金融时,多半先想到的便是这位"靠谱"的伙伴。“有事,找…
  • 大型6座SUV腾势N8L上市 配齐空气悬架+激光雷达
    10月28日,腾势品牌全新大型6座SUV——腾势N8L正式上市,两款车型售价锁定29.98-32.98万元,以“满配实力”冲击中高端市场(具体购车权益可关注官方渠道)。5200mm车长+3075mm超长轴距打底,再加上易三方动力、云辇-A空气悬架、天神…
  • 9.68万起售 2026款卡罗拉锐放上市 外观内饰动力全面升级
    10月28日,一汽丰田旗下热门紧凑型SUV——2026款卡罗拉锐放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2.68-15.98万元,更有诚意满满的“锐意绽放价”低至9.68-12.98万元,以中期改款的全面升级姿态,强势提升细分市场竞争…
  • 为爱升舱,美好长相伴 哈弗H6L更懂高品质用车生活
    近日,哈弗品牌全新中型SUV——哈弗H6L正式亮相。新车直面当代家庭用户“既要空间与舒适,又要智能与性能”的全面需求,以全维进阶的产品实力,为满足用户更高品质追求而来,为全家出行带来“升舱”般的质享提升。 …
  • 逆势夺冠——艾瑞泽5行业质量挑战中彰显硬核实力
    近日,在J.D. Power最新发布的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中,奇瑞艾瑞泽5凭借过硬的全球品质,力压众多强劲对手,一举夺得紧凑型轿车排名第一。继2023年获奖之后,艾瑞泽5再度斩获这一质量领域殊荣,充分彰显其持续领先的产品实力与不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逆势夺冠…
  • 1-9月汽车销量榜 前三季度新能源轿车销量排名
    乘联会最新数据释放强烈信号: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完成“质与量”的双重突破——累计零售427.8万辆,不仅同比实现高增长,更以76.6万辆的优势大幅反超燃油轿车(351.2万辆),正式确立轿车市场主导地位。在158款上榜车…
  • 2025年1-9月MPV零售销量排行榜 腾势D9夺冠
    【2025年1-9月MPV零售销量排行榜】乘联会日前公布的前三季度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国内MPV市场累计零售销量78.2万辆,同比小幅增长3.8%,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累计销量破万辆的MPV车型共有20款,其中销量超过4万辆的车型有7款。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