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大便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臭、恶心、废物!大便的确是消化系统代谢产物,它的原身就是你吃进去的食物!
食物在经过胃内充分打磨之后,就会变成食糜进入肠道内开始吸收营养,而这其中又包括了多个器官共同作用,比如肝脏排出胆汁、胰腺分泌消化酶等,最终帮助肠道将食物营养完全吸收,而所剩的食物残渣就堆积在了大肠内,当其水分被吸收、沉积数量过多时,也就变成了粪便排出体外!
不过,这大便并不是毫无用处,在排出身体的同时,它还留给你了最后一份“礼物”!
大便的形状、颜色等,都能初步反应身体的健康情况!在机体完全健康时,人排出的大便应该是软硬适中,呈现出香蕉状、蛇形等状态,同时以黄褐色、枯黄或金黄色等最为多见。
生活中有人发现,自己排出的大便虽然是成形状态,但颜色却透露着不正常,黄中带有黑色物质,甚至是直接排出了黑色的大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大便黄中带黑,其原因主要有有两大部分:
1、食物在作祟
偶然一次大便夹杂着黑色、黑便,往往与饮食有直接关系。如果在平时摄入了过多含黑色物质和色素的食物,比如巧克力、黑色饼干等,就会导致大便出现异常黑色。另外,在生活中吃下了过多的动物血液,比如猪血、鸭血等,这些血液中都含有大量的铁元素;
虽说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而言,适当吃动物血能起到补血的效果。但是,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这些铁元素就不能被机体所吸收,反而是在肠道内与粪便残渣的硫化物结合,最终变成硫化铁,从而导致大便颜色出现异常;
由食物造成的大便颜色改变,持续时间并不长,在身体将这些废物完全排出之后,大便的颜色就会恢复正常,这时间段基本不超过1周。
2、消化道出血
在排除食物影响的因素之后,大便夹杂着黑色、直接排出了柏油样大便,都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有关,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比如在出现食管溃疡、胃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又或者是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疾病之后,就会导致其表面血管破裂,从而诱发出血症状;
另外,在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疾病的基础上,患者长期服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比如可的松、阿司匹林等,也会造成出血。当出血量超过50ml时,血液就会在肠道内发生分解和氧化,其中的血红蛋白与硫化物结合,从而形成了黑便。而在出血量过大时,除了会有黑便外,胃受到强烈出血刺激,患者还可直接出现呕血症状;
当然,除了上消化道出血外,下消化道出血同样也可能诱发黑便。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由于病变部位距离肛门较远,血液同样可在肠道内发生裂解。
总的来说,黄色大便中夹杂着黑色,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饮食原因,而且这大部分都与饮食有关。但是,如果近期频频出现黑便,且粪便伴随了浓烈的腥臭味,同时出现腹痛、腹泻、恶心、腹胀等症状表现,那就不单单是饮食如此简单,这背后可能还藏着疾病,及时检查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