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有楼盘房价比三年前还低,环京楼市为什么卖不动?

第一财经 2020-9-16 10:55:03

    9月的河北阴雨连绵,晚八点,郝青还在冒雨往楼盘带客。“今年市场不好做,有项目开盘半年多还剩三栋卖不出去。”即便身处省会石家庄,他丝毫没感受到楼市火热,言语间透露出接受现实的无奈。

    郝青选择坚持,但有房产中介已经离开,去西安或此前火热的深圳。一位在石家庄打拼近二十年的地产从业者,疫情后抵挡不住市场诱惑,选择南下大湾区捞金,平稳而沉闷的河北楼市,被他抛在身后。

    放眼至全国,这并非普遍现象。随着疫情后楼市逐步复苏,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均走出一波火热行情,唯独京津冀楼市不温不火,环京区域如石家庄、天津两城甚至因房价下跌而“冲上热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8月,全国70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5%,其中上涨城市数量为47个,持平城市5个,下跌城市18个,石家庄、天津两地二手房价同环比均位于下跌行列。

    “近两年天津房价一直缓慢下跌,不少项目早就赔本卖了。”有业内人士透露。京津冀在政策严控下,此前虚高的房价泡沫被控制住,并逐步回归理性,只要调控不放松、产业发展待提升,房价就没有炒作和大幅上涨的空间。

    房价从高峰跌落

    这是郝青做房产中介的第五年。在波诡云谲的河北楼市,他曾栽过跟头,花几十万首付从小开发商那里入手一套房,结果烂尾至今。9月中旬,他带客户前往某新房售楼处,期望能新开一单。

    售楼处逼近三环,在尚不发达的石家庄,这里已算偏僻。阴雨浇透还未铺满柏油的泥土路面,四周除零星的路人和来往车辆,少见生活气息。“石家庄发展潜力在二环外,很多房企在这拿地。”郝青对着灰黢黢的工地说。

    三三两两的看房者散落各处,他们冲着该楼盘加推的几套房源而来。置业顾问游走其间,大力宣扬有九折优惠。实际上,目前在售房源均价为每平方米11000元,已较一期已售房源每平方米降价1000元。

    对此番降价幅度,郝青并不惊讶。“石家庄房价算稳定下来了,2016年到2017年,房价一路飙涨至顶峰。现在一些卖到两万的项目,当时能卖两万六七。当下,虚高的房价已经滑落,上涨空间不大。”

    郝青的看法,从一组数据处得到证实。据世联行监测,2020年8月,石家庄全区成交均价为14595元/㎡,环比下降3%,同比去年下降3.55%;全市范围二手住宅挂牌均价为15452元/㎡,环比下降0.1%。

    将时间拉长,下跌趋势同样明显。“石家庄自2018年起经历一波房价下行的小趋势,从二手房挂牌价格看,由2018年1月16692元/平方米下行至15278元/平方米,下跌幅度约8.5%。”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同属河北的“北三县”房价跌幅更为惊人。易居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在市场火热的2017年,燕郊月度新房成交均价曾逼近28296元/平方米,此后一路曲折下跌,截至2020年7月已降至18818 元/平方米。

    天津也陷入房价下跌“罗生门”。日前,因媒体报道“天津房价进入下降通道:1平米降5000元、两周降价72万”,该市住建委紧急发声,称今年疫情过后,天津市房地产市场“价升量稳”,一直在合理区间运行。

    早在去年,便有天津市民在领导留言板上反映,某龙头房企项目4月份售价还在15000元/平方米~17000元/平方米,10月小高层大幅降价至12000元/平方米。对此,天津官方回复称,此举系开发商正常营销行为。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反映,近年来天津房地产市场一直低迷,热销项目少,单盘爆发能力不佳,去化率甚至低至40%,开发商盈利空间极为有限。即便如此,为尽快回笼资金,不少房企仍选择折价亏本甩卖。

    “从二手房挂牌价格看,房价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天津自2018年7月的22819元/平方米下探到2020年7月的20088元/平方米,下跌幅度近12%。”张波称。

    2020年5月31日,天津宝坻区住建委召开房地产市场整顿工作会,直言各房地产企业不得恶意降价、攀比降价,要营造好的市场环境,稳房价,提信心,培育宝坻区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投资离场、刚需负重

    作为全国最受瞩目的地区之一,环京楼市曾借行业上涨周期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利好,在2016年完成量价的快速上涨。大量购房者涌入,其中夹杂着刚需群体,以及被市场热情鼓动的投资客。

    郝青则往前回溯得更久。“石家庄房价还没起来时,没有大开发商来投资,都是本土企业,加上全省大搞三年大变样,很多项目五证不全便入市销售。2016年,市场加速火爆,期间房价翻倍上涨。”

    张波也表示,2016年和2017年,石家庄楼市过快上涨,市场非理性买房现象增多,尤其是雄安新区概念更为其注入强心剂,短期内拉动房价快速提升。2017年3月、9月两次调控后,楼市开始回归理性,2018年4月的人才落户政策为新房增加部分热度,但最终房价还是逐步趋于下行。

    天津也跟进调控,2017年3月,“3 31新政”出台,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成年单身人士,暂停再次购买天津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中指研究院调研发现,受持续高压的调控政策影响,环京楼市已无往日火热景象,投资需求逐步退场,大部分当地人的购买需求也被透支。

    如今,石家庄再难见到楼盘被疯抢的现象,日光盘也成为过去。部分条件较差的楼盘为加快回款,不惜降价或者送车位来加大去化速度。购房主力军则来自市区及周边郊县,北京外溢客群极其有限。二环内主打改善性需求,成交主力3房、4房大户型产品;二环外主打刚需以及首改,85平左右的两房更易去化,周边郊县客户占据较大比重。

    在石家庄上述项目售楼处,有购房者算了笔账,即便把二环内项目排除,为降低价格向偏僻处靠拢,三十万首付及五千多的月供同样难以承担。这个价格,在北京够不到买房门槛,但对河北的打工族来说,已是需咬牙坚持的程度。

    售楼现场一位置业顾问也是负重刚需中的一员。2016年前,家人曾出资支持他在市里买房,但他选择去创业。这一错过便至今没上车,拿来创业的钱打了水漂,楼市上涨的行情也和他擦肩而过。

    “在石家庄,普通人工智能稳定在六七千的都很少。”有中介直言,市中心的高端项目,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卖得特别慢,仅二环外小户型卖得多。“今年市场不好,改善客群少,真的是卖不动。”

    价格已成为影响购房者的决定性因素。上述中介称,有客户在某品牌房企与小企业间犹豫,两者项目总价相差不大,品质却是云泥之别。但因后者总价稍低,购房者宁愿选择品牌不够硬的开发商。

    环京市场回归理性

    自疫情得到控制后,全国多地楼市开始升温,甚至接连引发监管出手调控。今年7月以来,已有杭州、东莞、宁波、内蒙古、深圳、南京、无锡、沈阳、常州、成都等至少11个省市先后出台调控收紧政策。

    相较而言,同为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为何京津冀楼市未卷入此番热潮中?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在影响房地产周期规律的要素中,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可以说,房价的本质就是一门人口流动学,人口往哪里走,哪里的房价就会随之上涨。

    “简单的房地产扩张,无法真正支撑起某个区域楼市的健康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才可有效实现人口聚集。”郭毅表示。

    早在2015年,国家便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

    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0)》指出,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在跨区域地方政府协作、产业链协同治理、交通联系等六方面存在短板。

    目前,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产业有序分工协作的链接格局。一是缺乏基于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的顶层设计和专项规划;二是各地政府产业协作治理模式尚未形成;三是营商环境较差,难以形成“国企+民营经济”相互耦合的产业格局。

    从这个角度讲,环京楼市低温背后纵然有调控因素,但也是其经济、人口及产业发展在楼市的映射。“环京房价的表现是正常现象,是目前发展现状下客观、实际、真实的市场反映。”郭毅认为。

    不过在张波看来,石家庄和天津房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明显差异。天津虽然位处首都北京边,北京对其会产生明显的“虹吸”现象,但北京非首都功能外移,未来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只是开发投资增速需保持更好节奏。

    “而石家庄作为典型的资源性城市,顶着省会城市的光环,单靠概念来吸引人群显然不能持久,城市转型和发展会长期影响到未来楼市。”张波表示。

    中指研究院认为,环京仍是产业、交通最受益的区域,长期价值看好,但短期预计调控政策仍会从严,市场继续探底。城市经济就业、居民收入水平是支撑楼市发展的核心逻辑,对河北多数地级市来说,市场回归理性是大势所趋。

更多资讯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万辆创新高,多车型齐发力
    8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数据显示,小鹏汽车7月共交付新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创单月交付量新高。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截至7月,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从数据来看,其2025年以来保持着增长…
  • 沃尔沃XC70车机内测:安全智能如苹果,简约设计超BBA
    作为“豪华超混第一车”的沃尔沃全新XC70,最近迎来车机内测,这套系统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智能交互到场景化适配,均展现出全方位的智能性与实用性,将其称之为“车机系统界的苹果”也不为过。接下来我们就通…
  • 2025款五菱扬光上市 售7.98万元起/提供封窗版和客运版
    2025款五菱扬光新能源商用车已正式上市,这款备受关注的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为7.98-8.98万元,涵盖封窗版和客运版,续航方面则有300km、310km和400km三个版本可供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与载货需求。 即日起,消费者通过五菱汽车官方渠…
  • 20-25万,iCAR V27将首发,硬派设计配增程动力
    近日,iCAR汽车官方发布了全新中大型SUV——iCAR V27的谍照,新车计划于8月1日在迪拜完成全球首秀,预计售价20-25万元,2025年内有望正式上市。作为品牌旗下的重磅车型,iCAR V27以硬派越野风格为设计核心,动力上或将搭载增程系统,引发不少…
  • 7月第四周新能源SUV销量榜揭晓,问界M8第二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SUV车型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SUV车型合计销量达到91807辆,与上一周新能源SUV销量五十强的82510辆相比,环比…
  •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延续了增长态势,呈现出稳步向上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新能源轿车合计销量达到102414辆,与上一周新能源轿车销量前五十的…
  • 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上市 32.99万配混动系统
    7月30日,广汽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正式上市,新车售价32.99万元,作为传祺向往M8系列的新增入门版车型,其在动力与配置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动力上,新车搭载2.0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油电混动系统,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300千瓦,综合最大扭矩为645牛?米…
  • 7月第4周新能源销量榜!理想负小米,鸿蒙智行第三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销量数据展现出了各品牌的强劲实力与激烈竞争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品牌合计终端销量达到23.1万辆…
  • 从工具到伙伴:传祺向往车系如何圈粉高端消费者?
    2025年的中国车市,消费进阶已成为关键词。当用户不再满足于能开、能装的基础需求,对“更安全、更智能、更舒适”的追求,正推动着汽车从交通工具向“幸福生活载体”升级。作为国内车企中的佼佼者,广汽传祺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风向标…
  • 上半年轿车批发销量榜!11款车超10万辆,海鸥夺冠
    2025年上半年国内轿车市场批发销量数据正式出炉,1-6月累计批发销量达到564.4万辆,同比增长11.7%。这一增长幅度反映出轿车市场在整体车市中持续保持着稳定且积极的发展态势。从榜单数据深入剖析,新能源车型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在多个细分领域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