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资金存管为二手房交易装上“安全阀”

新京报 2020-7-16 10:54:47

    为控制交易风险,政策助推资金存管,今年超20市出台相关政策,机构在不断完善资金存管业务

    “为让卖家解抵押,我把170万元首付款直接打给了他,没想到竟被他挪用了”。在河北三河市买房的王先生称,其房款被“骗”已近一年,至今仍未解决。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二手房买卖中,购房者因买房不成而资金受损甚至“钱房两空”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成为了房产交易中的一大痛点。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尤其是今年以来,房产交易线上化进一步加速,二手房交易的安全性越发受到各方重视。

    业内人士指出,一个向好趋势是,“资金存管”正在成为房产交易过程中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实际房屋交易中。而在政策推动及机构不断优化创新之下,行业相关平台建设也在持续完善。

    交易资金纠纷频发

    众所周知,二手房买卖流程复杂、周期长且涉及的金额大,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发纠纷,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现实中,我国房产交易发生的法律纠纷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机构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8年,我国房产交易纠纷案件总量1288491件。仅2018年,房产交易纠纷案件数就达到了30万件。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因资金问题而产生的交易纠纷不胜枚举。

    据购房者王先生介绍,去年8月,他在河北三河市通过一家当地中介看中一套房子,并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因为该房有170万元的银行抵押贷款,卖家让他先支付170万元首付款,用于解抵押。可是,在王先生将首付款全部打给卖家后,到了约定还款日,卖家却并未还款,而是挪用了资金。直到现在,这起纠纷仍未解决。

    业内人士分析称,除了王先生不幸遭遇到的卖家挪用解抵押房款的风险外,房屋交易过程中通常还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种潜在风险:其一,卖方一房二卖;其二,房屋被查封或冻结;其三,买方支付首付款后,房屋过户失败,卖方拒绝退款;其四,过户后,卖方不配合户口迁出;其五,过户后,卖方不能及时拿到房款等。

    资金存管上“保险”

    “房屋产权及资金交换在时间上并非同时进行,资金交付的节点要早于产权的转移,如果资金流向信息不透明,消费者难以得知大笔房款去向。”贝壳找房交易平台总经理伊凯指出,“如果消费者是自行向卖家支付房款,一旦交易出现问题,房款安全很难得到保障。此外,从交易流程本身来说,二手房交易产生纠纷的可能性要超出新房交易。”

    既然二手房交易中安全隐患重重,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避“坑”?业内建议,在交易过程中使用“资金存管”,是应对风险的有力抓手和关键因素。

    具体来说,资金存管就是在房屋交易未完成之前,房屋交易资金存放在专门开设的第三方存管账户,由第三方负责交易资金的安全存放,房屋交易达成解冻条件(即完成过户),资金划转给卖方,如果交易无法达成,资金则退还给买方。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做资金存管虽然在前期比较麻烦,但可以充分保障交易资金的安全。”伊凯表示,资金存管就相当于二手房交易中的“支付宝”,把控交易过程中由客观原因引起的购房款与产权损失风险。

    事实上,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二手房交易者通过第三方资金存管,有效解决了资金和房产交割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

    各地普及不一 有待优化

    事实上,资金存管并不是新生事物,2006年,原建设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规范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不过,多年来,资金存管仍未在国内全面普及,其在各个城市的推行情况也不尽相同。据贝壳找房统计,资金存管比例最高的城市能达到98%,很多城市都能做到90%以上,但也有不少城市只有30%-40%或更低。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柴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我国有关房地产法律法规,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实行政府强制监管,但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由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够明确,各地的监管尺度宽严不一,可以在实践中引导交易双方特别是购房人认识到交易资金监管的重要性,督促双方共同进行交易资金监管。”

    业内分析认为,有些地方资金存管落地较为困难,一方面是由于买房属于低频交易,很多百姓对此的认知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卖家觉得麻烦,或是担心会延长房款到账时间而不愿意做。

    据伊凯介绍,以前的存管模式办理手续较为繁琐,需要线下签订协议、去银行开账户、多次领取递交材料等,不过,目前相关平台不断优化线上建设,手续方面已极大简化,线下环节也都能转到线上,“有的业主甚至在路边停车就把业务办理了。”

    那么,资金存管是否会影响房款到账时间?“只要房屋完成过户,房款最晚可在2个工作日内解冻到卖方账户。”伊凯表示,此举同时也能避免买方延迟付尾款的风险。

    由此看来,制约资金存管的一些影响因素,实际上正在逐步得到优化和解决。

    政策“力挺” 机构发力完善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层面也在“力挺”资金存管的推进。近年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到地方政府,针对资金存管的意见要求密集出台。据贝壳找房统计,除省与直辖市外,2019年全国范围出台针对二手房、新房资金管理政策的地级市超过50个;2020年,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已超20个。

    随着政策的推动和行业的发展,一些品牌企业与第三方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做好资金存管。据悉,链接了200多家新经纪品牌的贝壳找房,已经与光大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贝壳-银行资金存管,消费者可以在APP上完成资金存管签订,通过线上转账或线下刷POS机完成资金存管,更为高效便捷。

    据贝壳找房方面介绍,截至2020年7月,该公司的银行资金存管业务,已经上线全国103个城市。

    在业内看来,要保障交易资金安全,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秩序,资金存管势在必行。伊凯表示,“未来,希望大家都能提升安全意识,习惯做资金监管,每一笔交易资金都能够被很好保护起来,交易更加顺畅安全。”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娟娟

更多资讯
  • 上汽大众SUV限时特惠!7.99万起+终身质保 露营礼免费抽
    上汽大众的大众品牌SUV家族放大招啦!即日起至7月31日,专属购车礼遇重磅来袭,不仅有超值限时一口价,更有整车终身质保可享,参与活动还能抽价值3000元的夏季露营礼十件套,“从小开到大,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全新口号,更是彰显了SUV家族的实…
  • 欧马可应用福康新动力,再塑轻卡性能标杆
    7月10日,以“经典传承 智慧创领”为主题的福田康明斯F系列第三代技术平台全系新品发布暨轻型动力第200万台发动机下线仪式在北京举行。福田欧航欧马可携率先匹配该技术平台的欧马可S1智盈版F2.5L和F3.0L产品亮相活动现场,作为全新动力量产车…
  • 2026款smart精灵#3上市 16.49万起售 续航超580km
    7月11日,smart官方宣布2026款精灵#3正式上市。作为品牌旗下热门紧凑型SUV,新车此次推出4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6.49-25.99万元,其中普通版3款车型售价16.49-20.99万元,BRABUS性能版独树一帜,定价25.99万元。据官方信息,新车同步推出限时购车权益,…
  • 仰望U8L:内饰曝光,轴距加长200mm,下半年上市
    近日,仰望U8L的内饰信息引发广泛关注。官方虽已预告内饰即将发布,但国内社交媒体上已提前流出一张第二排座椅实车图,让不少消费者先睹为快。作为仰望U8的加长版本,仰望U8L轴距直接增加200mm,从曝光的图片来看,后排空间的提升肉眼可见,宽敞感十分突…
  • 智己IM5/IM6英国上市 古德伍德首秀携技术亮点登场
    智己汽车近期宣布,旗下两款车型IM5与IM6正式在英国上市。这两款车型作为智己L6与智己LS6的海外版本,于英国时间7月10日在全球顶级汽车盛会古德伍德速度节上精彩亮相。 价格方面,IM5起售价为39,450英镑(约合人民币38.4万元),IM6起售价为47,995英镑…
  • 哈弗大狗2026款:自然美学 舒适升级 泛越野新选择
    自哈弗大狗问世以来,凭借"3/4刻度潮玩座驾"独特定位,成功俘获了超60万用户的青睐。它不仅是一台车,更成为用户彰显潮流态度、表达个性自我的最佳拍档。 如今,承载着广大用户对个性化、多元化出行方式的热切期待,哈弗大狗2026款耀世登场。作为…
  • 越野露营全都要!山海炮Hi4-T带电征服一车搞定
    有时候,选一台车,不止为了解决出行需求,也是为生活赋能。 对于真正追求全场景自由生活的人来说,这台车应该既能翻山越岭,也能城市通勤;能装下全家的欢乐,也能独享户外的松弛;既要动力强劲,也要省钱省心、安全可靠……而山海炮Hi4-…
  • 路虎揽胜新LOGO首发!双R设计+纯电版将亮相古德伍德
    近日,路虎揽胜正式发布全新专属LOGO,这也是自1970年首款车型推出以来,品牌首次更新图形标志。此次换新源于捷豹路虎的品牌战略调整,目前旗下已形成揽胜、捷豹、发现、卫士四大子品牌矩阵,继捷豹发布新标识后,揽胜终于迎来专属视觉符号。<img alt="h…
  • 智能驾驶白皮书:鸿蒙智行安全实践成标杆
    当智能辅助驾驶的车轮滚滚向前,技术的狂飙突进与行业的混沌迷茫形成鲜明对比。7月8日,一份重磅技术白皮书的发布打破了这份胶着。由中汽中心牵头,清华大学与华为携手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智能辅…
  • 智能辅助驾驶白皮书:以安全为核心促行业健康发展
    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行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技术革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另一方面,安全与伦理的挑战也日益凸显。7月8日,中汽中心、清华大学与华为联合发布的《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