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中午,新型肺炎确诊人数已经达到28065人,而治愈人数也在逐步增加,疫情依然是第一热点。
就像电影《囧妈》一样,一趟长途列车成为了一次最长的母子团聚,此次疫情也让很多朋友们和家人过了一个最长的春节。
当下,疫情已经出现一丝曙光,咱们是时候关注一下经济了。
17年前,中国GDP仅11.7万亿,就像是一个身强力壮的二十多岁小伙儿,即便得了感冒,好得也快。
如今,虽然中国GDP已超过99万亿,但时间也让其迈入了中年,真的是连打个喷嚏也得当心。
就拿中国GDP的支柱行业房地产来说,国家严厉调控,肺炎疫情肆虐,全民投资信心减弱,今年注定水深火热。
那么,疫情下的楼市,到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01
楼市面临的挑战
对于卖方来说,疫情不结束,每一天都是煎熬。
一、去年市场不好,大家都心里都清楚,而现在基本所有售楼部都关闭,何时开放只能根据疫情的发展以及政府发布的通知。
虽然成交几乎为零,但息债还是得按时偿还,对于现金流本就紧张的房地产行业来说影响巨大,很多中小型开发商势必做出最坏的打算。
如果疫情持续,也就意味着经济活动将面临着长时间的停滞。在楼市里,施工程度,新房销售时间,销售进度等会受阻,一旦资不抵债,一口气没缓过来,中小型房企真的没有回头路了。
同时,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除了体制内的人,其余大部分的人,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都有可能面临破产以及失业,购买力的减弱,无疑会影响楼市。
二、返乡置业行情没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虽然去年冷淡的行情,让不少开发商对今年翘首以盼,但不幸的是,此次疫情刚好在返乡高峰爆发,这个大热点注定错过,加之三四线城市需求不足,无疑是雪上加霜。
今年一季度不用多想,小阳春卒了。
在这样一个迷茫时刻,很多人只能有心无力,看着疫情发展。同时,也有人担心,如果此次疫情复制2003年的周期,要等到入夏疫情才会退去,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寄望咱们17年来医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祈祷能快速研发出特效药呗。
毕竟,疫情一旦被遏制,楼市将很快恢复常态,而且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楼市有可能出现一波迟来的“小阳春”。
三、在疫情的肆虐下,各大项目的年度销售任务必须重新评估。有媒体报道,有营销负责人年初六就已开过微信群会议,应对策略包括:
1.无论欠款还是分期付款的客户,只要第一时间转账,可以继续给部分优惠;
2.初十开始,电话催促资料不全的业主(除了抗疫的业主),正式上班后能提前签约的,赠送额外优惠和大礼包;
3. 推出线上售楼处和小程序,VR看房和视频看房。虽然理论上不能“解渴”,但还是希望积累一部分意向客户。
四、一般来说,过了正月十五,工程才会大量复工,但疫情当下,政府规定建筑工地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复工,这对有交付压力的项目来说,时间十分紧迫。
因此,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不少项目就得做好延迟交付的准备,而一旦延迟交付,就得付违约赔偿金,开发商身上的负担又再加多一重。
.02
楼市面临的机遇
当然,有“危”就有“机”,主要在于你会不会发现。
一、前两天我说过了,疫情过后,经济回暖是肯定的。国家会放松对房地产的严管严控,各地也会加速推动“因城施策”落地,短期内使用房地产这个发动机,拉动经济快速复位。
因为这是既快速又见效的方法。
如果不用,那么就说明高层对房地产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不会将其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如果用,那么这就是买房人(尤其是刚需族)难得一遇的上车机会,至于买不买,命运就交在你的手里了。
二、疫情被控制后,虽然可能会有政策释放利好,但开发商处于资金压力仍会选择降价跑量,尤其是对于大开发商来说。此时,购房者可以享受到政策和开发商降价的双重利好。
但是这段时间不会持续太久,估计在疫情缓解后的1-2个月左右,一旦房企回血,市场又会回到之前的箱体震荡行情。
三、看了这么多的疫情新闻,相信大家都知道,为了隔断传染链条,很多小区是不允许租户回来的,尤其是城中村的回迁房,为了自保,村民抵制租户回归的意愿强烈,有的还直接封村。
在此基础上,刚需族也许就会下定决心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如果加上调控放松,这对于开发商和二手房东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四、经过此次疫情,不少改善族会发现封闭后,自己的家确实小,有条件的会继续换房。
所以,疫情过后,低容积率的项目,南北通透的户型,会越来越受购房者的关注。
五、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依然具有很强的城市竞争力。
从此次疫情来看,无论是医疗管控还是医疗技术,大城市确实很先进和超前,真不是小城市能比的,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
例如前几天很火的那篇关于上海和广州对疫情管控的文章,说的就是这个理。
六、越是艰难时期,越考验房企的口碑,特别是物业水平,例如这个阶段社区的卫生消毒,人员管理以及业主服务等。
就像我看到的,有些房企的物业设立流动菜站,以平价供应蔬菜给社区居民,定时免费送餐上门......
最后,请允许我多说两句,虽然咱们说的是楼市,但这其实就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作为与经济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眼下的房地产行业。
越是这个时候,越考验魄力,越考验人性。要相信,疫情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部分资料来源:地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