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已有大行压缩涉房贷款,个人房贷也收紧?更有银行大动作,房价要降了?

中国基金报 2020-9-29 11:31:40

    房企的融资环境日趋收紧。

    9月28日,有消息称,数家大行收到通知,监管机构近期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压降、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房地产贷款规模,多家大行新增涉房贷款占比降至30%以下。

    证券时报记者对此向多位大行人士求证,有大行分行人士称,并未收到相关发文,但近期新增涉房贷款额度确有压缩。亦有华北地区的大行人士称,该行近期压缩了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投放规模,但个人按揭贷款政策并未调整,此轮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收紧主要针对房企,对个人申请房贷影响不大。

    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在融资新规影响下,三季度房企发债规模刷新历史记录。大部分房企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加快储备资金。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涉房贷款规模占比设置上限,是从金融端降低地产行业负债的举措,与地产企业端“三道红线”降负债形成互补。预计四季度金融监管升级,金融环境趋紧,房企融资高度承压。“中秋十一”双节假期,房企或多采用促销政策,用回款对冲融资端压力。

    房企开发贷投放规模收紧 个人按揭影响不大

    随着近日监管部门出台房企融资新规,设置“三道红线”控制房企有息债务的增长,这一新政开始逐步在银行机构中得到落实。

    东部地区一大行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银行总行通常会按月确定各地方分支行的新增涉房贷款规模。虽然目前没有收到总行或者监管部门明确的控制新增涉房贷款的通知,但从近期总行分配给的新增房贷规模看确实有所压缩。

    华北地区一大行人士则对记者表示,该行近期压缩了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投放规模,但个人按揭贷款政策并未调整,此轮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收紧主要针对房企,对个人申请房贷影响不大。

    “一般情况下,如果压缩房地产开发贷款,银行与房企合作新楼盘的个人按揭贷款或会受影响;但如果是二手房申请个人按揭贷款,则影响不大。总体看,目前我们的个人按揭贷款规模仍很充足,利率水平、放贷时长等并未出现明显调整。”上述华北地区大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不过,不同地区、不同银行的情况会略有差异。据21世纪经济报道,由于部分银行信贷额度紧张,在楼市销售有所火爆的情况下,一些银行反而呼吁客户提前偿还按揭贷款。

    另有大行人士对记者表示,该行年初通常会对各省分支行制定综合经营计划,其中包含个人按揭贷款的投放规模目标,由于今年个别城市楼市回暖,某地区分支行仅用半年时间就把全年的个人按揭贷款投放额度用完,使得后续该地区新的个人按揭贷款投放要靠存量移位再贷。

    针对监管端收紧银行涉房贷款规模,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认为,银行涉房贷款规模占比设置上限,是从金融端降低地产行业负债的举措,与地产企业端“三道红线”降负债形成互补。在此政策下,预计未来银行体系对于购房者贷款资格审查、贷款额度把控及贷款周期均将更加严格,放款周期将继续延长。而对于媒体报道的多家银行表示新增涉房贷款占比将降至30%以下,他认为,在规模限制下银行涉房贷款额度将主要向首套刚需及合理家庭自住购房需求倾斜。

    许小乐也同时指出,在具体政策执行时不同城市银行体系贷款政策将呈现差异化,主流银行贷款额度将向城市基本面较好、市场较稳健的核心一二线城市倾斜,但对于短期市场热度较高引发调控加码如银川、常州、沈阳等城市,购房贷款额度将有所收紧。

    实际上,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严格落实房地产金融政策。银保监会近日表示,“房住不炒”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持续开展30多个重点城市房地产贷款专项检查,压缩对杠杆率过高、财务负担过重房企的过度授信,加大对“首付贷”、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市的查处力度,引导银行资金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民生工程和居民合理自住购房需求。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助推房地产民生属性逐步回归。

    三季度房企发债规模超预期 四季度融资规模或下降

    受融资新规影响,近期房企债券融资超预期发行。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截至9月24日,下同),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发行307次,融资规模约3247亿元,同比增长14%,三季度发债规模刷新历史记录。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指出,从三季度结构来看,8-9月连续两月环比发债规模下降,且降幅逐步扩大,融资监管影响已初步显现。

    而从9月中上旬的融资数据看,全国房企境内外融资全面井喷。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9月中上旬,全国房企境内债券发行超过605亿,同比上涨了44%,同时,美元融资也超过60亿美元。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市场传闻房企融资收紧,所以大量房企在井喷融资,过去几个月海外资本市场的动荡,基本封死了内地房企海外融资的可能性,对于部分房企非常重要的海外融资明显减少,少数融资也面临高价的可能性。但随着6月海外疫情的部分缓解和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融资窗口再开,房企大额海外融资再次发布。大部分房企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近期加快储备资金。对于杠杆率比较高的企业来说,最近融资压力有所增加。

    潘浩也指出,下半年监管部门已多次释放监管升级、金融收紧的信号,三季度作为收紧的过渡期仍保持较高的发债规模,预计四季度增速将会有所下滑。从融资成本来看,与上半年融资利率下降趋势不同,三季度境内、境外外票面利率明显上涨,在融资环境趋紧与房企融资需求居高的环境下,融资低利率窗口期已过,预计四季度融资利率或将保持增长态势。

    “8月住建部与央行约谈重点房企后,再次向房企释放“降负债”信号,并下发《试点房地产企业主要经营、财务指标统计监测表》涉及资产负债率等8项指标,其中涵盖之前网传“三条红线”指标项。预计四季度金融监管升级,金融环境趋紧,房企融资高度承压。”潘浩说。

    对于融资收紧的影响,标普全球预计,受惠于销售市场的稳定化,多数受评开发商应有能力应对政策收紧。预计银行间市场的再融资额度减少(减至开发商即将到期债券存量的70%-90%)对受评开发商的影响较小。但如果上交所的公司债券发行额度也严格削减,则政策收紧对开发商的冲击会更大。

    潘浩表示,四季度融资规模大概率保持环比下降,因此将进一步加大房企销售端压力,房企为冲击年度目标,抢占“中秋十一”双节假期市场,或多采用促销政策,用回款对冲融资端压力。

更多资讯
  • 环塔冠军泪洒终点 四位车手铁汉柔情 坦克新能源Hi4-T燃爆全场
    沙尘落定坦克处 自见铁汉柔情 2025环塔坦克夺冠后记 ——他们来自不同的人生轨道,却在同一片沙漠里找到了共同的答案。 新疆喀什,2025环塔拉力赛的终点。 当最后一辆赛车冲过收车台,当香槟洒向欢呼的人群,漫天黄沙重新归于宁静,真正…
  • 一脚油门开启盛夏狂欢,艾瑞泽8做你的毕业旅行最佳拍档
    夏日的蝉鸣与行李箱的轱辘声交织,宿舍楼渐渐清空。告别的不只是校园,更是青涩的标签。你,正以“新国民青年”的姿态迈入人生进阶场——“独立通勤的职场新人”、“呼朋引伴的社交达人”、“探索未知的冒险家&r…
  • 6月第四周新能源轿车销量排名出炉,星愿登顶
    根据最新数据,6月第四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即2025年第25周)国内新能源轿车车型终端销量排名火热出炉!在这一周里,新能源轿车销量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销量前五十车型合计销量超过12万辆,环比增长16.6%,多款车型销量表现亮眼。吉利星愿以11005辆的…
  • 华为HMS for Car MAAN 4.0智能车载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中国,东莞 | 2025年6月21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的“智能座舱出海”论坛上,华为正式发布HMS for Car MAAN 4.0智能车载解决方案,通过地图服务、AI语音、应用生态及车联网服务四大能力创新再升级,助力中国车企提升全球化智能座舱竞…
  • 6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第四周新能源销量排名
    近日,6月第四周(6月16-22日,2025年第25周)国内乘用车品牌终端销量揭晓,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据统计,本周销量前五十新能源品牌终端销量达到27.6万辆,与上周的24.2万辆相比,环比增长13.9%,包括比亚迪、吉利银河、小鹏汽车等…
  • 盲订3万台!长安马自达EZ-60来袭,9月上市抢先看
    6月24日,长安马自达带来重磅喜讯——旗下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车型EZ-60盲订订单成功突破30000台!新车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提供纯电和增程双动力版本,预计9月底正式上市,无疑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从盲订数据…
  • 越野混动皮卡!长城山海炮Hi4-T澳洲封王
    近日,在澳洲权威汽车媒体CarExpert最新揭晓的年度评选中,长城山海炮Hi4-T力压众多车型,荣膺"2025年度最佳新能源皮卡"大奖。该奖项聚焦快速崛起的新能源皮卡领域,是澳洲市场电气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此次获奖,不仅印证了山海炮Hi4-T的硬核…
  • 欧马可3.8L用户亲证:3.0L或成新一代神车
    来自郑州航空港的冷链运输老将刘师傅,已在运输路上奔波了20多个春秋。2016年,当他在朋友圈中反复看到欧马可3.8L排量冷链车的身影,便毫不犹豫选择了这款“冷链神车”,成为他驰骋万里、穿越南北的忠实伙伴。 经典传奇:欧马可3.8L的&ldquo…
  • 1-5月新能源大/中大型SUV销量榜:理想问界霸榜
    2025年1-5月,新能源大型和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激烈,各车型销量成绩已新鲜出炉。从乘联会零售数据来看,新能源大型/中大型SUV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的竞争态势。理想L6以79883辆的销量一骑绝尘,勇夺榜首;问界M9则以48716辆的成绩位居第二,理想L7、智界R7…
  • 重磅!长安汽车控股股东更名辰致汽车科技集团,业务无变动
    汽车行业近日迎来一则重要动态。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日前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迎来新变化。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全部完成,新版营业执照…